广西华侨学校-凯发app官网登录
发布时间:2014-09-29 作者:【华声晨报】吴爱萍 浏览量:6928
近日,广西华侨学校的外国留学生开始了他们的暑假。刚结束数学考试,高二的泰国留学生李芝芳便匆匆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这个拿着数学书叽叽喳喳说起她的学习方法的小姑娘,为了学习好中国的课程,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。
潮州奇妙之旅
李芝芳的爷爷是潮州人,在她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,爸爸带她回到中国广州、汕头、深圳等地进行寻根访亲。因为父母怕她同时学潮州话和汉语两种语言会产生混乱,因此她只会讲少许的普通话,不会说潮州话。当时,爸爸把她暂时寄存在一个只会说潮州话的阿姨家里住几天,李芝芳说汉语阿姨又听不懂,因此两人只能大眼瞪小眼,无法交流。
她回想起那次中国之旅还能够清楚的记得当时的遗憾:因为人多票贵,他们最终没能去成深圳的世界之窗。而吃过的最特别的中国食物当属鱼生,几十种小碗调料和生鱼片搭配着吃,她感觉非常新鲜,和寿司相比,又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。
中文难学但很重要
小时候,李芝芳家从曼谷搬到坤敬府,这样的经历使得她接受了泰国两种不同学校的教学方式。三年级以前在曼谷的小学上的,没有中文课程。搬到坤敬后,爸爸把她送进了坤敬公立华侨学校,学习泰语、英文的同时还要学习汉语。
在泰国的学校,汉语课程的授课方式有两种,一种是由国内会说汉语的泰国老师,全程说泰语多过中文,而另一种是由中国派出的汉语老师,全程只说中文。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,泰国的学生们更愿意选择第一种,因为她们觉得遇到不懂的地方,中国的老师没办法理解她们的意思。
尽管学校通过各种演讲、朗诵等方式以增加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,但很多家长不清楚学习汉语的重要性,只是认为汉语课及格就好。李芝芳参加过汉语桥比赛,她认为只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。学习中文很难,但她表示不会放弃。
另辟蹊径学习中文
李芝芳说,在中国的学习、教学方法,和泰国的很不一样。在广西华侨学校不仅有生动的ppt教学,语言环境更利于学习中文。为了适应中国的学习,她勤做笔记和查字典。数学等理科课程的专业名词,她花费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渐渐熟悉,因为在泰国这些专业名词是用英文单词来表达的。如糖类、葡萄糖,刚开始接触学习时她以为是两种糖果,闹出了不少的笑话。更不用提那些字典都查不到的生词,只能厚着脸皮问只会说中文的授课老师。
为了学好那些理科专业名词和公式定理,她使出了浑身解数,用简短的中文、英文、泰语等轮番标注,使自己能够正确理解意思并保持记忆。
来中国学习,李芝芳有很多的不习惯。高一刚开学时,老师布置了学习计划等作文加起来一共一千字,有些还是今天布置明天就要交的。李芝芳觉得写作文很难,曾经也有过一边哭着打电话回家,一边写着作业的经历。
李芝芳
19195671609
